工业机器人被广泛采用,它们准确地、不知疲倦地完成各种简单的重复性工作,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,降低了生产成本。有学者预言,随着机器人技术的日益成熟,工业机器人极有可能最终取代机床,成为新一代工业生产的基础。服务机器人在近些年开始走进大众视野,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、先进制造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创新融合而飞速发展。越来越多的服务型机器人被研发出来,开始改变人类的社会生活方式。
普遍认为,机器人产业有五个发展阶段,即技术准备期、产业孕育期、产业形成期、产业发展期和智能化时期。目前,日欧美机器人产业发展近趋完善,已经度过了该行业发展的前四个阶段,正向智能化阶段迈进。也许在不久的将来,我们就将看到瓦力、桑尼的初始版。
格局——美日欧三分天下,韩后发奋起直追
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需要深厚的工业基础和科技底蕴,日欧美先发优势明显。
自上世纪80年代将机器人产业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以来,日本一直将机器人作为优先发展方向,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优势,为该产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。如今世界四大机器人企业巨头中,日本独占其二,发那克和安川电机在世界机器人市场的地位难以撼动。
欧洲工业基础雄厚,德国库卡、瑞士ABB在世界机器人四大企业中各占一席。为巩固领先地位,欧盟不仅在“第七个框架计划”和“地平线2020”项目中投入巨资用于机器人技术研发,还于2014年6月推出了全球最大的民用机器人研发计划“SPARC”。同时,德国以“智能工厂”为重心的“工业4.0计划”、英国首个官方机器人战略“RAS 2020”以及法国“机器人发展计划”,皆彰显了占领机器人产业制高点的决心。